一、问题缘起:当“帮信罪”成为网络热词近年来,“帮信罪”频频出现在热搜榜单,却仍有不少人追问帮信罪是啥。在苏州刑事辩护律师的日常接待中,常见的疑问集中在三点:行为边界、量刑尺度、辩护空间。本文尝试用一篇超深度文章,把立法、司法、学理与案例揉碎讲透,帮助普通读者建立系统认知,也为面临指控的当事人提供可验证、可落地的法律指引。 二、立法沿革:从“草案”到“修正案”的二十年轨迹1、1997年刑法初稿未单列帮助行为早在1997年全面修订刑法时,网络犯罪尚未形成生态,帮助行为多以共同犯罪论处,并无独立罪名。 2、2009年刑法修正案(七)首次增设“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虽然该罪并未直接回答帮信罪是啥,但已把“提供程序、工具”纳入刑法规制,为后续单独设置帮助型罪名奠定框架。 3、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正式确立第287条之二条文表述为:“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技术支持或者帮助的,依照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论处。”至此,帮信罪是啥在实证法层面有了明确答案。 4、2019年“两高”《关于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细化“明知”推定司法解释列举了七种可推定“明知”的具体情形,包括交易价格明显异常、提供技术伪装、频繁更换域名等。 三、构成要件:四阶层体系的实务拆解1、客体要件: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秩序本罪位于刑法分则第六章第一节,侵害的法益并非个人财产权,而是公共网络空间的运行安全。 2、客观要件:技术支持或帮助行为+情节严重“技术支持”常见形态有服务器租赁、CDN加速、第四方支付接口;“帮助”则包括广告推广、拉群引流、收码验证等。是否达到“情节严重”须结合《解释》第三条量化标准,例如支付结算金额二十万元以上、广告推广致违法所得五万元以上等。 3、主体要件:年满十六周岁的自然人及单位实务中,空壳公司、工作室、校园团伙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比例逐年上升。 4、主观要件:明知+故意“明知”不等于“确知”,司法解释允许通过“应知”推定,但允许苏州刑事辩护律师通过反证予以推翻。 四、量刑标尺:三年以下或三至七年的分界点根据刑法第287条之二,本罪基本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何谓“情节特别严重”,司法解释采用“倍数+数额”双轨模式,如支付结算金额达到一百五十万元、造成被害人自杀等严重后果,即升格量刑。 五、证据审查:律师如何拆解“明知”推定1、服务器日志与聊天记录的关联性切断检方常以“后台留有异常关键词”证明明知,但苏州刑事辩护律师可通过时间戳、IP漂移、多人混用等细节,论证“操作人不确定”。 2、市场价格对比否定“明显异常”司法解释把“交易价格明显异常”列为推定要素,若能提交行业报价单、竞价排名截图,可削弱推定效力。 3、行政备案与第三方合规报告若涉案平台已取得公安网安备案、ISO27001认证,可形成“合理相信对方合法”的反证。 六、辩护策略:轻罪、无罪、罪轻的三条路径1、无罪辩护:攻击“明知”与“情节严重”双核心通过技术鉴定、证人出庭、电子数据排除,切断“明知”推定;同时把数额、人次、危害结果压缩至立案标准以下。 2、轻罪辩护:争取变更罪名为“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后者最高刑期三年,且在适用缓刑、罚金刑方面更为宽松。 3、罪轻辩护:认罪认罚+退赔+合规整改对证据扎实的案件,及时退缴违法所得、提交企业合规计划,可争取检察机关提出“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以下并适用缓刑”的量刑建议。 七、典型案例解析:四则境外判决书提炼案例一 A国“跑分”平台案被告人T某搭建第四方支付通道,三个月流转资金人民币3.2亿元。法院认定“情节特别严重”,判处六年六个月有期徒刑。辩护焦点:T某仅提供技术,未参与分成,应降格处罚。法院认为:刑法第287条之二并不以“是否分成”为构成要素,该意见不予采纳。 案例二 B市“吸粉”微信群案大学生L某受雇建立微信群,拉人头共计九百余人,供上游实施虚假理财诈骗。L某获利不足两万元,法院最终以“情节严重”顶格判处三年有期徒刑。辩护人提出“在校大学生、初犯、偶犯”意见,法院酌情从轻,但未适用缓刑。 案例三 C国服务器租赁案IDC企业运营人H某出租境外服务器,侦查机关在硬盘镜像中发现大量钓鱼网站。H某提交“客户备案资料”“日常巡检日志”,法院认为尚不足以证明“明知”,判决无罪。 案例四 D市“码商”案被告人G某收集个体工商户收款码,为境外赌博网站提供充值入口,流水一千八百余万元。G某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退缴全部违法所得,法院判处三年有期徒刑,缓刑四年,并处人民币五十万元罚金。 八、合规启示:企业如何远离“帮信”风险1、建立KYC机制对客户进行实名核验、业务场景审查,保存留存记录不少于三年。 2、设置违法关键词拦截库定期更新公安部网安局下发的敏感词表,对违规信息先审后发。 3、引入第三方合规评估每年邀请具有网络安全审查资质的机构出具风险评估报告,作为“已尽管理义务”的书证。 九、程序性事项:管辖、羁押、电子取证1、地域管辖:服务器所在地、被害人所在地竞合实务中,侦查机关往往“择一方便”立案,苏州刑事辩护律师可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提出管辖异议。 2、羁押必要性审查对仅提供技术支持、无毁灭证据风险、愿意退赃的嫌疑人,可向检察机关提交《羁押必要性审查申请书》,争取取保候审。 3、电子数据现场取证合法性关注搜查证、扣押清单、见证人签名、哈希值校验等环节,若程序违法,可启动非法证据排除。 十、常见问题答疑:来自会见室的二十个追问1、上游犯罪未侦破,能否单独认定帮信罪?可以。司法解释明确“上游犯罪尚未依法裁判,但有证据证明其犯罪事实成立的,不影响本罪认定”。 2、仅出租微信号,没有支付结算,构罪吗?若达到“广告推广”或“通讯传输”标准,并满足人次、条数、金额要求,同样可能构成。 3、被胁迫提供技术,是否构成紧急避险?需结合胁迫程度、法益权衡、补充性要件综合判断,若成立紧急避险,可不负刑事责任。 4、单位犯罪,股东是否必然连带?仅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追责,股东若未实际参与经营,可争取无罪。 5、退赃后还能否从轻?退赃、赔偿、取得谅解均为法定从轻情节,可在基准刑以下减轻20%—40%。 十一、立法展望:帮助型罪名是否会进一步扩张?2022年《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已提出“非法买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显示出立法者将帮助行为正犯化的趋势。未来,帮信罪是啥的答案可能不再局限于刑法第287条之二,而是呈现“多法并行、多罪竞合”的格局。 十二、结语:让法律回归理性,让技术不再裸奔对公众而言,理解帮信罪是啥是避免误入刑网的第一步;对创业者而言,建立合规防火墙是持续经营的生命线;对苏州刑事辩护律师而言,吃透技术细节、紧跟立法动态,则是有效辩护的底气所在。希望本文的梳理,能成为读者手边可检索、可引用、可验证的实用手册。若您或身边的人已面临调查,切勿心存侥幸,及时咨询专业律师,把握侦查阶段的黄金救援期,用法律与技术共同守护自由与尊严。 |

